对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认识

网站首页    教育教研    课题研究    学习资料    对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认识

2010/9/21 9:30:52

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,是实现课程目标、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,教师教学的必备环节就是解读教材、进行备课。备课是对课堂教学的“预设”,所谓:“预设”就是预测和设计,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、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。然而,在真正上课时,往往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、新情况,这便是“生成”。“生成”是相对于“预设”而言的。

如何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两者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,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、艺术地处理这种关系,是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。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的“碰撞”,我认为应该做到:

1、吃透教材,关注学生,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。

有备而来,有备无患,不上无准备之课,这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前提。备课时不但要充分的备课,还要备学生,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、理想、情感、态度现状出发。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,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。

2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,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

我在预设教学活动时,除了站在学生得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情感,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备课之外,还在课前预设教案时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别,分层次设计教案。在关注 “学生怎样学”的框架设计上,对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假设,考虑应对措施,以便于更好的调控课堂,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。

3、对于上课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应抓住时机,及时调整,巧妙处理,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

课堂的不可测因素很多,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意外,或者预设超越学生知识基础,学生力不从心,或者预设未曾顾及学生认识特点,学生不感兴趣。或者预设滞后学生实际水平。课堂教学缺乏张力。不管遇到上述什么情况,都需对预设进行调整,使预设切实贴近实际,贴近课堂,贴近学生实际。适时的点拨引导,进行引申,从而推进课堂动态不断生成。

4、捕捉点化,学会迎合,腾出时间,留足空间,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。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与亮点及时进行捕捉。当学生出现了错误之后,以平和、宽容心态去正视和理解学生的错误,并将学生的错误生成为重要的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。这时我们就应该调整预设,给生成腾出空间。激发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。

5、适当拓展,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

在教学时要适当地更新教材,对教材进行拓展、延伸、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。这样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,开拓他们的视野,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。

“预设”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,“生成”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。因此,课堂上,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,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。重要的是,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"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"的广阔发展时空。

可见,以预设为基础、为前提,在教学实施中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,才能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。而没有预设的动态生成,好似空中楼阁,好看但不中用,对学生对教师没有什么益处,最终要轰然倒塌。我们只有尽可能地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来,才可能“练就”一双火眼金睛,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,真正实现预设中有生成,生成中有预设,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。

教师在进行课前“预设”时,可多一些并联式的教学步骤,少一些串联型的线性设计;多一些充分准备的“紧急预案”,少一些过于粗放的“简单随意”,让“预设”既能萌发于课堂生成之前,又可游走在教学生成之时。而如果从“远景”角度看,教师则重在练好自己的“内功”,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,使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位。有此功底,不管什么的课堂,什么样的情况,教师都能胸有成竹,都可在“意外”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沉着“接招”并瞬间决策,让课堂在随机推进中留住鲜活、展现精彩!


2019年6月21日 18:21
浏览量:0